繁體|手机版|使用帮助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InfoData.top_title}

时间:2015-06-18 08:00:00来源: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击量:
分享到:
字号: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是由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斯氏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疾病。卫氏并殖吸虫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出铁锈色或烂桃样痰、胸痛、咯血等症。因虫体不仅对组织破坏大,又有游走特性,可造成身体任何组织和器官的新、旧病变,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由于人不是斯氏狸殖吸虫的正常宿主,童虫不能在人体内发育至性成熟产卵,较少进入肺脏形成典型囊肿。因此,斯氏狸殖吸虫在人体引起的主要病变是游走性皮下包块和渗出性胸膜炎。但其在移行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害较卫氏并殖吸虫更为显著,局部和全身反应也较强烈。

一、肺吸虫生活史

(一)卫氏并殖吸虫

需经3个宿主的替换才能完成发育。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类,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蟹类(如华溪蟹)和蝲蛄。终末宿主有人和家畜或野生的猫、犬科动物。成虫通常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肺脏虫囊内。虫囊一般开口于支气管,成熟的虫体不断产出虫卵,囊内的虫卵和内容物常因咳嗽随痰液一起咳出,如痰液被咽下则虫卵随粪便排出。虫卵在水中,如水温在25~30℃,约经15~20天发育孵出毛蚴。毛蚴遇第一中间宿主淡水川卷螺,即侵入螺体,经过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的发育和无性增殖阶段,历时约3个月发育为尾蚴,并开始从螺体内逸出。尾蚴在水中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溪蟹或蝲蛄,尾蚴进入蟹体或蝲蛄后,可在其胸肌、足肌、肝脏和鳃叶等部位形成囊蚴,人如生吃或吃了未煮熟透的溪蟹或蝲蛄,囊蚴经胃到十二指肠,在胆汁和胰蛋白酶作用下,囊蚴内幼虫逸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在腹腔各脏器间游走,约经2周后穿过膈肌到达胸腔侵入肺脏,移行至小支气管附近,逐步形成虫囊并在囊内发育为成虫。从囊蚴经口感染至成虫产卵,约需2~3个月。

(二)斯氏狸殖吸虫

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为多种溪蟹。成虫主要寄生于果子狸、犬、猫、豹猫等哺乳动物,大多数以童虫阶段寄生于人体,偶见成虫寄生人肺脏。

二、流行概况

(一)分布

肺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十分广泛,在24个省、市、区的农村有病例报告。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发展,溪蟹长途贩运进入城区市场,城市居民中不断有肺吸虫病例的出现,有的甚至呈集体暴发性的急性肺吸虫病。

(二)传染源

凡是能够排出肺吸虫虫卵的人及肉食哺乳类动物,均为传染源。在自然界还存在着大量的转续宿主(鼠类),这一类宿主吞食了含有肺吸虫囊蚴的溪蟹后,幼虫在肌肉内长期停留不发育,这些动物一旦被终末宿主吞食,其体内的滞育童虫可继续发育为成虫。因此,这些动物常被野猫等所猎食,不断重复感染以至保虫宿主体内虫数越来越多,成为重要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人群对肺吸虫病普遍易感,主要因生吃或半生吃含有肺吸虫囊蚴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类、蝲蛄所致。猪、野猪、兔、鸡、棘腹蛙、鼠、鸟等多种动物可作为肺吸虫的转续宿主,如生吃或半生吃这些转续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中间宿主死后,囊蚴掉入水中,生饮含有肺吸虫囊蚴的溪水也有可能感染。我国地域辽阔,吃蟹和蝲蛄的方法各地不一。东北地区吃腌蝲蛄,多以生、烤、炒煮或磨制蝲蛄豆腐及蝲蛄酱等;浙江等地,则有生吃醉蟹习惯;福建闽北山区流传吃生蟹可滋阴降火,能治关节炎和流鼻血等说法;广西部分地区居民常将捕到溪蟹敲碎与咸菜相拌后下饭。以上吃法都有可能感染肺吸虫病。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肺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引起的急性肺吸虫病临床特点为潜伏期短,发病急,全身症状较明显。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发热(低热多见,部分病例可见弛张热伴畏寒)、乏力、盗汗、皮疹(可反复出现荨麻疹)等,继而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一般腹部症状常在感染后2~10日出现,常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在感染后10~30日出现。

(二)慢性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除少数病例表现为急性肺吸虫病外,多数表现为慢性过程。其临床表现因虫种不同分为两大类型,即卫氏型肺吸虫病与斯氏型肺吸虫病。卫氏型肺吸虫病是由卫氏肺吸虫引起,肺脏为其成虫主要寄生部位,因此主要表现的症状是咳嗽、咳血、胸痛等,如侵犯脑脊髓、肝脏和皮下等时,也可出现肺外症状;而斯氏型肺吸虫病是由斯氏肺吸虫引起,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如侵犯肝脏、心包、眼、脑脊髓等时,也可引起肺外症状。

1.胸肺型

1)卫氏型肺吸虫病:此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咳血等症状。胸膜往往同时受累,故常可引起胸膜粘连或增厚,但发生胸腔积液者较少。此型开始时多为干咳,以后出现咳痰,多为白色稠状痰液,腥味,然后转为典型的铁锈色或果酱样血痰,有时可呈烂桃样痰液,患者以晨起时咳较剧烈,痰量多少不等。在此类特征性血痰中常可找到卫氏肺吸虫卵及夏科-雷登结晶与嗜酸性粒细胞。

2)斯氏狸殖肺吸虫病胸肺型:咳嗽、痰中带血丝,痰中不易找到虫卵。胸腔积液较多见,且量也较多,胸水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细胞。有少数报告斯氏狸殖吸虫可进入肺脏并发育产卵,所引起的胸、肺症状和体征与卫氏并殖吸虫引起的基本相似。

2.脑脊髓型  以卫氏型肺吸虫病患者多见,尤以儿童受染较多。主要侵犯大脑,间有侵犯脊髓。脑型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大脑皮层刺激、脑组织破坏及脑膜炎的症状体征。

1) 颅内压增高症: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视力减退等。

2) 大脑皮层刺激症:表现为癫痫、头痛、视幻觉、肢体感觉异常等。

3) 脑组织破坏:可出现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失语、偏盲、共济失调等。

4) 脑膜脑炎:表现畏寒、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炎性变化,嗜酸性粒细胞大量增加。

5) 蛛网膜下腔出血:以斯氏型为多见,卫氏型有时也可见到。表现剧烈头痛、呕吐。体检颈僵直,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血性,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6) 脊髓型:此型较脑型少见,少数病例可兼有脑部症状。脊髓受损部位大都在第十胸椎上下,患者一般先出现知觉异常,如下肢麻木、刺激感等。

3.皮肤型  为斯氏型肺吸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其发生率可达50%~80%,少数卫氏型肺吸虫病亦可出现此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和包块,以游走性为特征。皮下包块出现的部位以腹部较多见,胸部、腰背部、大腿、下肢有时亦可见到。包块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大小一般在1~3cm左右。包块表面皮肤正常,肿块触之可动,单个散发多见,偶见多个成串。包块消退后可残留纤维组织,新旧包块间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纤维块。皮下包块活检,可查见童虫或呈虫体移行引起隧道样变化。

4.腹、肝型  卫氏型与斯氏型肺吸虫病均可见到腹、肝型,大多发生在感染早期。主要表现为腹痛、且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隐痛,还可见大便带血和腹泻,有时可引起腹部器官广泛炎症、粘连,甚至引致腹膜炎症。肺吸虫侵犯肝脏,可在肝脏内形成嗜酸性脓肿,也可因虫体移行破坏血管引起肝组织出血性病变。患者除腹部症状外,常伴有乏力、纳差、发热等。

5.亚临床型  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体征,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测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无明显脏器损害。这类患者可能为轻度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早期或虫体已消失的感染者。

四、诊断

肺吸虫病的诊断包括病原学检查、血液检验、体液检验以及免疫学检测等。

(一)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包括从病人痰液、粪便、活组织或体液中检出虫卵、童虫或成虫。

1.痰液检查  可用于诊断卫氏型肺吸虫病。

1) 直接涂片法:收集病人早晨咳出的痰液,取带血或脓性黏稠部分直接涂片于载玻片上,使成直径1~2cm,厚度适宜的痰膜,然后置显微镜下检查虫卵。此法简单易行,但一般检出率偏低。

2) 消化浓集法:收集病人痰液,以10%氢氧化钠或10%氢氧化钾溶液消化,经离心沉淀后镜检虫卵。

2.粪便检查  由于卫氏型肺吸虫病患者常将痰液咽下,虫卵进入肠腔而随粪便排出,故在粪便中也可查到虫卵。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或粪便过筛水洗沉淀法等常规粪检方法均可检查虫卵。

3.活组织检查  肺吸虫病患者的皮下包块可用外科手术切开进行活组织检查,如果是48小时内新近出现的结节或包块常可查到童虫。即使未见童虫,只要病史符合且有典型的坏死窟穴虫道,而且又能查到夏科-雷登结晶和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时,其病理诊断也能成立。

(二)血液检查

肺吸虫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往往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肺外型病人增高更为明显,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达(4.0~5.0)×109/L或更高,甚至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血片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一般为10%~50%,少数病人虽然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不高,但绝对值仍增高。因此,血检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增高,为诊断肺吸虫病提供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三)体液检查

主要包括胸腔积液、腹水、心包液及脑脊液等检验。

肺吸虫病患者常伴有胸腔积液,镜检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有时还可找到肺吸虫卵。肺吸虫侵犯肝脏,可引起腹水,侵犯心包时可引起心包积液,在腹水与心包积液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肺吸虫侵犯颅脑腔,可引起脑脊液中细胞数与蛋白增高,最重要的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快速增高。

(四)X线及CT检查

适用于胸肺型及脑脊髓患者诊断。

(五)免疫学检验

由于肺吸虫不同病原种类寄生人体的适应性不同和发育程度各异而致寄生部位多变,采用病原诊断往往达不到目的,因此,免疫学检查对肺吸虫病辅助诊断成为不可少的手段。

1.皮内试验  皮内注射操作按常规,注射抗原液0.1ml,注射后丘疹直径约0.5cm15~20分钟观察丘疹增大和有无红晕及伪足。测量大小可取平均直径:(长径+宽径)÷2,结果判断方法,见表3。皮内试验方法常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操作简便易行,有一定特异性与敏感性(表3)。

3  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结果判断

丘疹直径

红晕直径

可疑±

1.  1.0cm

1.5cm或无

弱阳性+

1.0c  1.0~1.5cm

2.0~3.0cm

阳性++

1.5c  1.5~2.5cm(也可见伪足)

3.0~4.5cm

强阳性+++

Dj  2.5cm(伪足)

4.5cm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此法已广泛应用于肺吸虫病实验室诊断,测定肺吸虫病患者的抗体,阳性符合率90%~100%,特别对于肺吸虫循环抗原检测效果良好,阳性率达98%以上,具有考核疗效和诊断现症病人意义。

3.后尾蚴膜反应  此反应的原理与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尾蚴膜反应相似。方法是将溪蟹分离的新鲜囊蚴,置胆汁或胆酸盐液脱囊,37℃、24h,获后尾蚴备用。活后尾蚴与被检血清直接反应,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与后尾蚴体直接接触所形成的沉淀膜状物是后尾蚴膜阳性反应。此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肺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六)临床综合诊断

未检获病原体,可参考以下诊断标准作综合判断:

1.有生吃或半生吃溪蟹或蝲蛄史;

2.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者;

3.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或X线检查中下肺叶有明显病变;

4.肺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阳性者;

5.目前有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者。

具备前三项可视为高度可疑,具备前四项者可诊断为肺吸虫感染,五者皆备者可诊断为肺吸虫病患者。

(七)鉴别诊断

由于肺吸虫是在人体移行过程中逐渐发育成童虫,除侵犯肺部外,常可引起多系统脏器损害,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同时,不同种的肺吸虫对人体致病性和损害部位又存在明显差别,可出现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再加上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故不仅误诊率高,而且误诊范围也很广泛,涉及到多学科,多系统疾病。现将需要鉴别的常见疾病辨析如下。

1.与肺炎、支气管炎的鉴别  肺吸虫童虫移行于胸腔后临床表现多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而就诊。患者胸片见肺纹理增多,故易与慢性支气管炎相混淆,但后者常可闻干性罗音,抗感染治疗有效。而本病则对抗感染治疗无效,痰检可见肺吸虫卵或夏科-雷登结晶体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有些病例胸片呈絮状或大片状浸润,酷似支气管炎及大叶性肺炎。但肺吸虫病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轻,无气促征象,可帮助鉴别。

2.与肺结核的鉴别  肺吸虫病患者多半是儿童,感染后发病缓慢,一般全身症状轻微,常以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晚间盗汗为主,故易误诊为结核感染。如伴有咯血、血沉增快、X线胸部发现浸润性病灶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等,更容易首先考虑到肺结核。但肺结核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检查肺结核病灶密度深,有时有空洞而无空泡,肺吸虫囊肿病灶密度浅,囊肿内有多数空泡,但无空洞。再结合痰检(是否有虫卵或夏科-雷登晶体以及嗜酸性粒细胞)与肺吸虫病免疫学检查,一般不难得出正确诊断。

3.与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  肺吸虫幼虫穿过横膈进入胸腔常引起胸膜病变,可并发胸腔积液。由于结核性胸膜炎常有渗出积液,故本类型肺吸虫病很可能作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往往同时有肺结核病灶,胸腔积液中以淋巴细胞占多数,除急性期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外,一般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加。如能在胸腔积液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同时可见夏科-雷登结晶,结合肺吸虫流行病学资料,肺吸虫性胸膜炎诊断不难确定。

4.与肺脓肿、肺囊肿的鉴别  虫体在肺脏形成囊腔并与支气管相通时,间歇性地咳出血痰,轻者痰中带血丝,严重者咯烂桃样或铁锈色痰,胸片显示空泡状透明区,或大小不一的囊状影,易被诊为肺脓肿和肺囊肿。肺脓肿患者脓血痰或脓痰较多,有臭味,痰液中可查到致病菌。肺吸虫病患者痰中含夏科-雷登结晶和嗜酸性粒细胞,有时可查见虫卵等,因此可与肺脓肿、肺囊肿鉴别。

5.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的鉴别  童虫侵入肝实质内,引起肝组织的出血、坏死,如虫体停留一处较久,可由纤维组织包囊单个或多个囊肿,X线、B超、CT均可显示肝内液性暗区。临床上可表现为发热、肝脏肿大,同时伴有乏力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常被临床医生首先考虑病毒性肝炎或细菌性肝脓肿。通常细菌性肝脓肿发病急,且高热、寒战、衰弱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而肺吸虫病肝区压痛多不显著,ALT大多数正常,肝功能损害以γ球蛋白增高为显著,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异常增高,并经抗肺吸虫病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均迅速显著改善,即可确定诊断。

6.与脑膜炎、脑肿瘤及原发性癫痫的鉴别  肺吸虫移行侵入脑内、包括脑膜、脊髓膜、脑实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型肺吸虫病,早期以组织破坏出血及渗出性炎症反应为主,然后有纤维组织包囊的脓肿样病灶形成。临床多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颈强直及颅内高压症状与局限性神经体征,难与脑膜炎、脑肿瘤准确区分。脑型肺吸虫病可因虫体游走移行或囊肿破裂,临床症状与体征可时轻时重,变化颇大;但脑脊液的改变与病情的消长往往一致。而脑肿瘤多数无发热病史,脑脊液蛋白增高而细胞数则正常,CT显示肿瘤高密度阴影。如中枢神经影像学检查有颅内钙化等异常病变时,应考虑由肺吸虫病引起的继发性癫痫的可能,应进行血、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和肺吸虫血清学免疫试验,当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

肺吸虫病治疗药物有硫酸二氯酚(别丁)、吡喹酮、阿苯达唑(丙硫咪唑)、三氯苯达唑。吡喹酮是治疗肺吸虫病首选药物,疗效高,不良反应较轻。根据国内多年治疗肺吸虫病的临床经验,吡喹酮的常用剂量和疗程推荐以下3种方案:

1.25mg/kg体重,每天3次,2天为1个疗程,总剂量为150mg/kg体重。

2.30mg/kg体重,每天2次,3天为1个疗程,总剂量为180mg/kg体重。

3.25mg/kg体重,每天3次,3天为1个疗程,总剂量为225mg/kg体重。

六、预防

预防肺吸虫病和肺吸虫感染的关键措施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杜绝病从口入,防止食入生或半生的溪蟹、蝲蛄以及野生动物的肉类,尤其要加强对学龄儿童大力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预防措施,使他们改变捕捉溪蟹同时生食的行为。在贯彻食品卫生法的同时,要提倡不吃生蟹(蝲蛄)、醉蟹、腌蟹,餐桌上的溪蟹必须煮熟煮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