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手机版|使用帮助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十堰】危难时他们挺身而出

{InfoData.top_title}

时间:2020-02-19 14:00:00来源:十堰疾控  点击量:
分享到:
字号:



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一场捍卫生命和健康之战正在展开。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市疾控中心的党员们肩负起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入党时的初心使命,舍小家为大家,用忠诚和担当筑起了一道道防线。

开展疫点消毒处理和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则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播扩散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更是一项又苦又累的工作。队员们每天负重20公斤,高峰时一天对100多个疫点实施消毒,虽然戴着护目镜、口罩,但过氧乙酸强烈的刺激性味道和喷洒时形成的喷雾,总是透过防护装备熏得眼泪直流、嗓子疼痛。

为应对疫情,中心打破科室和专业界限,抽调十几名年轻同志组成消杀组,充实消杀队伍力量。邱祥志、陈士强作为消杀专业人员,克服身体有病的困难,主动请缨,毅然投入战斗,在做好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同时,深入一线,开展现场消杀工作。让我们拉近镜头,走进他们的日常。

邱祥志,一个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当疫情来临时,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义不容辞。每天8点准时出发,到达现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消毒设备,配置消毒药品,做好入场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个人的自身防护,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是他每天挂在嘴边的话。每到一处,指导现场消毒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对如何使用消毒器械,消毒液浓度的配置,房间、地面、墙壁、生活用品等不同部位和物品的消毒方式进行讲解,一遍一遍,不厌其烦。一天下来,跑遍所负责的4个场所,指导12人开展消杀工作,在人员紧张和任务繁重时,他克服糖尿病带来的风险,主动进入疫点,开展工作,每当身体出现不适,从随身背包里拿出饼干补充能量,保证体力,迅速又进入工作状态。他所在的小组还负责茅箭区疾控机构和现场消毒人员的技术指导、协调调度、业务培训等工作职责,按照要求,只要发现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疑似患者、留观人员,就必须对他们生活、工作过的,或者长时间停留过的所有场所,也就是最危险、最有可能存有病毒的场所进行反复消毒,消除传染病扩散传播隐患。同时指导相关可能接触者的居家消毒,最大可能切断传播途径,保障更多人民群众的安全。据了解,他所在的小组,先后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近100人次,场所消毒面积达15000平米。20天来,日复一日,天天如此。

陈士强,从事消杀工作十余年,是十堰市消杀专业的带头人,在消杀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制定了我市室内消毒指南,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作为消杀组组长,他先后分类开展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10多次80余人。疫情发生之初,形势非常严峻,为阻止疫情蔓延,切断传播途径,他克服心脏搭桥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总是冲在一线,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着几十斤的消毒药品,深入疫点、机场、车站、高风险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消毒,每次下来,汗水湿透了衣背,但他从来不说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就这样,他和他的战友们硬是“趟”出了230万平方米的安全区域。


有战场,就有战士,像他们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很多。叶伟、陈坤、李欣、付磊……,这些年轻而又熟悉的身影不断闪现在眼前,他们率先垂范,不求回报,哪里最辛苦、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始终冲在队伍的最前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你是谁,为了谁,为了千家万户平安归”,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截止2月11日,城区(茅箭、张湾、白浪、武当山)处理终末消毒疫点426处,对749家单位开展了室内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消毒面积达564.05万平方米。全市开展终末消毒疫点1052处,对22930家单位开展了室内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消毒面积达3883.43万平方米。




 打印   关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