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天津先行者 检测把关人
收治患者不漏一人,救治病患争分夺秒。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病例确诊最关键的一环,这也意味着承担这项检测任务也要面临颇高的感染风险。
受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指派,2月1日,天津疾控支援湖北应急检测队的杨东靖、庄志超、李龙、郑旭坤等4名专家抵达我州,与州疾控中心一起共同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测工作。
4名专家1月31日下午从天津出发,跨越千里,于2月1日凌晨5点抵达恩施。稍作安顿,下午便进入实验室紧张工作,至今一直奋战在一线。暴露在未知危险性样本的高危风险下,他们明知有被感染的风险,却丝毫不退缩。
今年43岁的杨东靖是天津疾控支援湖北应急检测队的队长。2月12日上午,他和团队一起,在实验室已经做了近200例核酸检测,“最忙的是下午和晚上,那时各县市的样本集中送过来了。我们一天最多要做近800例,这个数据在全省当日工作量中都是排在前面的。”杨东靖说。
每天早上8点进入实验室,最晚要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结束全天工作,这种工作节奏和强度,杨东靖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郑旭坤是位“90后”女专家,也是应急检测队员中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病毒样本分别来自密切接触者、高度疑似病例的鼻拭子、咽拭子以及血液、大便标本。郑旭坤在负压实验室里工作,每天与病毒“亲密接触”,要穿上笨重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N95口罩,时间一长,就会缺氧,但她和同事还要进行提取样本、试剂配制、结果分析等精密操作。往往历经6个小时,一个检测结果出来后,郑旭坤早已精疲力尽。
检测结束,郑旭坤还要进行实验室消毒。郑旭坤个子娇小,原本就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进行实验室内部和废弃物消毒时,外面还要套上一层防水防渗漏的衣服,穿上胶靴,再背上至少50斤重的设备,这项工作对她来说尤其消耗体力。
“在业务上他们是专家,但是在工作、生活上,他们和我们一样,同吃同住,连续作战,真的很敬佩他们!”州疾控中心检验所副所长吴小凤多日来一直与天津来的4位专家并肩作战。
“专家们来了之后,在工作上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如样本检测、技术指导、工作规范、结果校核等,让州疾控中心的工作更加规范,提升了检测速度,大大缩短患者确诊时间,有助于实现疫情防控和诊治工作的有机融合、无缝对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刘继华告诉记者。
“我们4人与恩施州疾控中心的几位老师组成一个团队。恩施州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强,非常敬业,我们配合十分默契。”杨东靖赞许道,“同时,我们在恩施生活得也很好,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照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自愿主动报名来恩施,家人特别支持,主动把照顾孩子、父母的责任全部承担了,让我们能在恩施专心工作。”杨东靖说,“2月12日,天津支援恩施的医疗队来了,这让我们倍受鼓舞,也更有信心帮助恩施人民早日战胜疫情!”